- 全部類別
- 第01類
- 第02類
- 第03類
- 第04類
- 第05類
- 第06類
- 第07類
- 第08類
- 第09類
- 第10類
- 第11類
- 第12類
- 第13類
- 第14類
- 第15類
- 第16類
- 第17類
- 第18類
- 第19類
- 第20類
- 第21類
- 第22類
- 第23類
- 第24類
- 第25類
- 第26類
- 第27類
- 第28類
- 第29類
- 第30類
- 第31類
- 第32類
- 第33類
- 第34類
- 第35類
- 第36類
- 第37類
- 第38類
- 第39類
- 第40類
- 第41類
- 第42類
- 第43類
- 第44類
- 第45類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7-23 10:35:11
明清時期,蘇州是中國經(jīng)濟文化的中心,富饒繁華的江南水鄉(xiāng),精細雅潔的人文環(huán)境,巧奪天工的蘇作匠人,締造出了蘇州園林、蘇州刺繡、蘇州糕點和蘇州木作等傳世技藝。
稻香村就起源于1773年的蘇州。據(jù)記載,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,在蘇州品嘗稻香村糕點后稱贊“食中雋品,美味不可多得”,并御題匾額,稻香村自此名揚天下。
稻香村字號被頻繁冒用
稻香村名揚天下,也成了糕點的金字招牌,各地紛紛出現(xiàn)傍名“稻香村”的糕點鋪子。到清末、民國初期,受太平天國及軍閥混戰(zhàn)等戰(zhàn)亂影響,蘇州稻香村眾多伙計、店員以及一些冒用名號者,到各地開設掛名“稻香村”字號的店鋪,情況愈演愈烈,北至沈陽南到廣州,北京、天津、保定、長沙及長江中下游地區(qū)等地逢糕點店便稱“稻香村”。
著名中國歷史學家、民俗學家顧頡剛在1947年刊載于《教育與社會》上原題為《蘇州的文化》的文章中寫到:蘇州手工業(yè),兩千年來一向處于領導的地位,塑像、碑刻、刺繡、絲革、絲織、琢玉、裱畫、烹飪,都是全國景從的。所以無論那里的裱畫鋪都寫作“蘇裱”,而全國的糖食鋪都稱作“稻香村”,醬肉鋪都叫作“陸稿薦”。
這足以證明稻香村這塊金字招牌的影響力,但很多傍名稻香村的店鋪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良莠不齊,稻香村字號的聲譽受到嚴重影響,這給當時的稻香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。
“禾”字商標彰顯正統(tǒng)稻香村
1904年,清商部頒布了《商標注冊試辦章程》,正式對外受理中外各商號的商標掛號注冊。1905年,稻香村就向清商部申請注冊,為蘇州稻香村糖果號。1925年,稻香村又向民國農(nóng)商部申請了稻香村商號注冊執(zhí)照,并注明了“禾”字商標。這是禾字商標的第一次出現(xiàn)。
商標注冊完成后,1926年,稻香村在原地址翻造門面,在二層中間門面上豎寫“稻香村”三個大字;大字兩邊兩項豎寫字,“只此一家,并無分出”,然后將注冊的圓形“禾”字商標放在了門面半圓形頂上,作為店鋪的標志,宣示了自己的正統(tǒng)地位。
稻香村還在當時的《蘇州中報》《蘇州明報》《吳語》等報紙多次刊載稻香村新屋落成廣告,著重強調(diào)了乾隆年間創(chuàng)始與“禾”字商標,廣而告之“禾”字才是稻香村的正宗標識。
此外,當時稻香村所有產(chǎn)品包裝也有明確標識了單“禾”商標與“只此一家、并無分出”字樣。從民國到改革開放前期一直在沿用。
2005年出版的《東南社會與中國近代化》一書中提到:不提蘇州的亭臺樓榭,花園沿池勝過他處,即以食物而論,稻香村的出品是最有名的,差不多無論哪個城市里都有分號,牌子上面寫著“姑蘇分此”。而蘇州則寫著:“只此一家,并無分出?!边@段文字算得上是對當時蘇州稻香村對抗各地傍名稻香村的準確描述。
1979年,《商標法》頒布后,蘇州稻香村在原有商標的基礎上重新申請了“禾字牌”商標。1983年、1989年獲準注冊了“稻香村”商標,應用范圍包括餅干、果子面包和糕點。2013年,糕點類稻香村商標被評為“中國馳名商標”。蘇州稻香村在2003年-2008年,兩次授權(quán)北京稻香村在糕點上使用稻香村商標,兩方當時簽訂了商標合同。
自1925年到今日,稻香村的“禾”字商標沿用了近百年的時間,伴隨了稻香村整個近現(xiàn)代的發(fā)展,作為稻香村的正宗品牌標識,積攢了百年的品牌名譽,為稻香村的品牌發(fā)展立下了汗馬功勞。